千亿市值背后的智能制造,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
2023-08-11
3563
“这是属于比亚迪的高光时代,也是属于中国品牌的高光时代。”
8月9日晚,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在深圳全球总部宣布,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汽车品牌。
在活动现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在回望公司20余年的发展历程时,数度哽咽。
让我们将时钟拨转到15年前——2008年,比亚迪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市;2021年,比亚迪全球首款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的纯电汽车下线。从“第1辆到第100万辆”用时13年,而从“100万辆到300万辆”用时1年半,从300万辆到如今的500万辆仅过去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
“拥有世界级品牌是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纵观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会发现每个汽车强国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级品牌,而过去,中国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世界级的品牌。在经历过70年的迷茫与不甘后,70年后的今天,一个属于中国汽车时代的真正来临。”
王传福表示,当前,世界汽车工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中国汽车的全新历史正由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奇瑞、长城、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中国汽车品牌书写,协力同心才能打破旧的格局,成就世界级品牌。
正如王传福所言,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是中国汽车品牌的高光时刻。“中国有创造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基础和实力,中国汽车产业必将诞生一批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千亿市值背后的智能制造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也居于全球第一,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均在中国生产销售。在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布局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过60%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企业供应。
从市场渗透率上来看,从2020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连续两年实现了翻倍,到今年上半年,新能源的渗透率已经达到32.4%。王传福判断,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增长到60%以上。王传福预计,三年内,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将提升到70%,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比亚迪在锂电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自动化技术的支撑。在比亚迪的供应商名单里,多家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位列其中,如瑞松科技、巨一科技、奥普特、利元亨、豪森股份等。
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用人还是机器,主要目的还是盈利。
人力成本的上涨无疑是推动各行业机器换人的重要因素,机器人代替人工生产能够将越来越高昂的人工成本节省下来。机器人可以实现24小时操作,只需要一人看管或者一人同时看管两台甚至是更多的机器,另外,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工厂,也能节省场地。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的扩大,市面上对产品的精度要求原来越高,机器人能够实现人工无法做到的更精细更灵活的操作,并且保证质量。
传统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尽管有很多的规章制度,但是员工在执行的过程中总是不会彻底贯彻执行下去,采用工业机器人进行生产,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工人工作的安全性,不会出现由于工作上的疏忽或者疲劳而产生的安全事故。在重复性很高的工业生产车间,人类员工很容易出现生理上的疲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用工业机器人则可以确保人员安全。
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来看,汽车制造业一直是工业机器人最主要的应用市场,也是最早应用自动化和部署机器人的行业。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汽车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汽车制造以及零部件生产正在加速机器代人趋势,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新能源汽车包括自动驾驶因核心部件创新、新材料应用、软硬件系统更高级等的行业变革,都需要在汽车制造端持续迭代智能制造工艺新标准,要求企业在灵敏度、精细度、灵活性、柔性化等各功能表现上均实现新挑战,工业机器人可以很好地实现。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复苏,将直接带动上游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长。
还有一点,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向来被视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也被大幅带动,产量增速飞快。
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总出货量达812GWh,同比增长86%。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在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TOP10阵营中,中国企业依然稳固占据六席,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继续保持领先水平。在机器换人的大背景下,国内主流电池企业也纷纷提升产线自动化程度,在物料搬运、焊接、装配、检测等环节开始大量运用工业机器人。
通过将机器人技术与动力电池生产技术相结合,可大幅度提高动力电池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带动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
而目前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主要还是以发那科、abb、库卡为代表的老牌机器人公司为主。就像之前提到的,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还需要在核心技术上更加努力,加快机器人共性技术研究、前沿技术储备,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机器人高端化、智能化水平。